笔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 > 第0356章 分兵(三)

第0356章 分兵(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七月分兵,虽然是为了配合刘邓大军的行动,但是却将华东野战军一个整体分割了开来,为其后华东野战军一系列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左路兵团南攻费县,枣庄和峄县,打了几天几夜,也没有打来这几个县城,而自己却是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其后,左路兵团集合起全部的力量,主攻滕县,但是国军七个整编师已经增援而来,也只能望城兴叹,迅速撤退而去。

右路兵团的任务是攻击济宁和汶上,济宁的守军是整编七十二师,以及整编六十六师和七十师的各一个团,兵力达到了两万以上。这一路兵团在攻城中,由于打巷战的经验不足,连在街道上筑建防御工事都不会,结果伤亡巨大,一战下来,仅三纵便伤亡了三千两百余人。而小小的一个汶上县,十纵连续着攻了六天也没有拿下来。

同样,对于陈毅、粟裕所领导的华东野战军的主力来说,他们马上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更加令他们刻骨铭心地方——南麻!

※※※

※※※

为了统一**领导的各部队名称,与国民党所领导的国军形成鲜明对比,在停战协定破裂之后,**军队曾将八路军、新四军的称号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解放区这一名词的出处一致。但是由于各地的战事的发展,这种统一的称号并没有完全推广下去,所有各地方还是有各地方的叫法,比如东北就叫做东北民主联军。二月的时候,**中央将解放军这一称呼正式作为了其所领导的军队的统称,并且成立解放军总部,此时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另外,**军事组织里,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军队,**为总政治部主任。到了七月,**所领导的各部队也相继地统一在了“人民解放军”这个称呼之下。

此时的解放军下属主要有四方面的主力部队,即东北民主联军,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和西北野战军。

对于这个时候的**中央来说,此时的处境也十分坚难,延安已经被国军占领,中央虽然还在陕北,却一直在与胡宗南的部队周旋之中。按照当前的这种情况,如果解放军不

能有效地调动胡宗南的军队,打开陕北的局面,那么**中央在陕北肯定占不住脚,其结果是两个月后,胡宗南的军队也会被东调,用来围攻华东野战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

整编十一师在张庄又驻守了一天,终于将驻地的地雷尽数排完,可是这天晚上,他们却遭到了解放军的袭击。

十一旅负责张庄的东面,在最东面的一座山上驻守了一个警戒部队,并布置了阵地,到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却遭到了一股解放军的夜袭,这支警戒部队幸好及时发现,猛烈地还击起来,因为那个方向上,山的坡度比较陡峭,解放军也只攻到了半山腰处,便在警戒部队的强大火力打击之下,撤退而去。

六月三十日,刘伯承、邓小平所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始强渡黄河,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河段上由北向南渡河。这是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可是身在南京的国府方面还正在讨论是否要颁布正式的“剿共令”。面对刘邓大军的突入鲁西,蒋介石认为这是“刘、邓向北流蹿不成,企图向南夺路!”而身为国防部参谋总长的陈诚也认为“共军刘伯承回蹿鲁西,对战局稍有影响!”倒是此时毫无毫无作战经验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认为,在这个月圆之夜,共军南渡黄河,绝非是好的兆头。

而刘邓大军十二万多人在渡过黄河后,首先要面对的是由司令长官王敬久所指挥的第二兵团。此时,为了堵塞被刘邓大军扯开的黄河南线防御缺口,国防部紧急做了布署,从豫北调整编三十二、六十七师,从皖西北调整编六十三师一五三旅,从豫皖苏地区调整编五十八师的两个旅,连同鲁西南地区的整编七十师,统一归属从鲁中紧急调来的第二兵团里。王敬久指挥着第二兵团,分两路向着鲁西南的定陶、巨野方向推进。

就在刘邓大军南渡黄河的同时,陈毅、粟裕也收到了**的电令,在这封电令里,**一改一个月前要求华野不分兵的决定,命令华东野战军以两到三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县、滕县、临城、枣庄,并定下每次歼敌一个旅为目标,以歼敌为主,不以断其接济为主。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所以认为华野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的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的方针。其外出兵两路,或以两纵队出兵鲁南,或以三纵队出兵鲁西,以达到这个目的。

在这个时候,就全国的战场而言,山东依旧是国共两军对峙最为严重的地区,就军事形势来说,华东野战军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接到了这个电令之后,陈毅、粟裕决定把华东野战军分兵三路,其一,由叶飞和陶勇率领一纵与四纵组成左兵团,越过临蒙公路,向鲁南挺进。其二,由陈士榘、唐亮率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右路兵团,向鲁西的泰安、大汶口方向挺进,配合刘邓大军的南下。其三,陈毅与粟裕直接指挥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在敌人合围的内线,以少部份兵力与北犯之敌接触,主力伺机而动。此项作战部署于七月一日完成并开始执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